在餐具(叉子、勺子)生產中,金屬毛坯棒料(多為不銹鋼或食品級鋁合金)的退火質量直接影響后續(xù)沖壓成型的順暢度與成品精度。某餐具生產線引入海拓高頻感應加熱設備,針對多根棒料實現連續(xù)、均勻的退火熱處理,為沖壓工序奠定 “易成型、少開裂” 的基礎,大幅提升生產線效率與成品合格率。

餐具用金屬棒料(直徑 5-10mm,長度 300-500mm)經軋制后內部存在殘余應力,直接沖壓易出現折彎處開裂、形狀偏差等問題。海拓高頻感應加熱的退火工藝通過以下方式解決:
連續(xù)批量加熱:設備與生產線輸送帶對接,多根棒料(通常 6-10 根并行)同步進入感應線圈,實現 “上料 - 加熱 - 退火 - 冷卻” 流水化作業(yè),單小時可處理 800-1200 根棒料;
精準溫控:針對不銹鋼棒(如 304 不銹鋼)設定退火溫度 1050-1100℃,鋁合金棒設定 350-400℃,通過高頻電流(10-30kHz)使棒料自身生熱,3-5 秒內達到目標溫度,熱影響區(qū)均勻(徑向溫差≤±10℃);
應力消除徹底:退火后棒料硬度降低 15-20HRC(不銹鋼從 HRC30 降至 HRC10-15),延伸率提升 20%,確保沖壓時能輕松折彎成叉子的齒部或勺子的弧形。

減少模具損耗:退火后的棒料塑性好,沖壓時模具受力均勻,磨損率降低 30%(傳統(tǒng)未充分退火的棒料會導致模具刃口過早崩裂);
提升沖壓效率:單根棒料沖壓成叉子 / 勺子基礎形狀的時間從 15 秒縮短至 8 秒,且無需中途停機修模,生產線節(jié)拍從 30 件 / 分鐘提升至 50 件 / 分鐘;
降低不良率:沖壓后折彎處開裂率從 8% 降至 1% 以下,形狀偏差(如勺子弧度不一致)減少 90%,大幅減少返工成本。

在餐具規(guī)模化生產中,海拓高頻感應加熱設備的價值不僅是 “高效退火”,更在于 “與生產線的無縫融合”—— 通過連續(xù)化、均勻化的熱處理,為沖壓工序提供穩(wěn)定的毛坯材料,從源頭降低生產成本、提升成品質量。對追求標準化、高效率的餐具企業(yè)而言,這種設備成為生產線 “降本提質” 的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,讓每一根棒料都能穩(wěn)定轉化為合格的叉子、勺子基礎坯件。